中国哪些地方允许私人直升飞机飞行?
可以说:中国所有的地方都允许私人直升飞机飞行;也可以说:中国所有的地方都不允许私人直升飞机飞行。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私人飞机要想飞上天,必须事先拟定飞行计划,向空管局进行申请,如果得到批准,就可以飞行;如果得不到批准,就不允许飞行。
直升飞机属于低空飞行器,在中国,低空的管理权归属空军,凡事要飞行低空飞行器的,必须向空军主管机构申请。
私人考飞行驾照,没什么太多的要求,只要申请者没有类似心脏病之类的慢性病就行。
这么说吧,要想学习私人飞行驾照,最主要的条件就是一条:钱。
中国的直升机类型
中国的直升机类型有多种,除了自行研制的一些型号之外,还有包括苏系也称俄系,德系,法系,美系一些幸好。
直-5是低空直升飞机测绘资质我国制造的之一种多用途直升机,也是新中国直升机科研应用的开端。研制初期代号“旋风25”,原型为苏联米-4直升机。
直-6多用途直升机是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在直-5基础上改型设计的以空降为主的多用途直升机,1969年12月15日首飞。后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负责,1970年转至常州飞机制造厂和昌河飞机工业公司进行生产,1977年设计定型,共生产了15架,未能量产。
20世纪60年代,中国为提高部队的空中机动作战能力,提出研制一种可以装载一个排的重型直升机,编号为直-7,该机更大起飞重量超过14吨,载重3.5吨, 直-7采用两台792涡轴发动机,旋翼为直-5主桨叶6片,为更大起飞重14400千克,有效商载3500千克,更大速度240千米/小时,更大航程350千米,实用升限6000米。起初,中央对直-7的研制很重视,并寄予厚望。但由于当时国内经济技术基础薄弱,1979年6月28日,国家决定直-7重型直升机研制工作停止,直-7仅生产了两架原型机就下马了。尽管直-7项目下马,但直-7研制的许多成果为后来成功研制出的直-8重型直升机打下了基础,也填补了我国未研制过重型直升机(10吨级)的空白。
直-8是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法国超黄蜂直升机为基础仿制的一款中型直升机,该机在最初的研制过程中,曾经历过一些波折,但通过不断改进,最终成为一款成功的中型直升机。但作为国产运载能力最强的直升机,直-8依然没能填补国内缺乏重型运输直升机的空白。1994年8月国产化率达到86%的直-8型直升机通过国家设计定型。
直-9轻型多用途直升机是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引进法国专利、研制生产的。用于人员运输、近海支援、海上救护、空中摄影、海上巡逻、鱼群观测、护林防火等,并可作为舰载机使用。军事用途包括侦察、近距火力支援、反坦克、搜索救护、反潜、侦察校炮及通讯。
武直-10计划主要由中航工业昌河飞机制造总公司负责,于1992年责成全国四十余家相关院所立项开发,为陆军“9.5”计划重点攻关项目,得到军方总装部领导的重视。
武直-10型攻击直升机的设计综合了中外攻击直升机的各方面优点,采用了国外流行的攻击直升机布局,实行了5叶浆单旋翼、串列式座舱,其射手在前,驾驶员在后,实行了两座舱间防弹玻璃分隔。纵列式座舱的布局非常接近A129,各由4面六角形整体挡风玻璃构成。水平视野和垂直视野也与A129基本相当,后者的水平视野为260度,垂直视野为-34~+56度。 直升机全约长14.15米(旋叶转动时),高约3.84米,最宽处(注低空直升飞机测绘资质:包括短机翼)约4.35米,采国际流行的纵列式座舱布局,窄机身,后3点式防冲撞起落架低空直升飞机测绘资质;基本继承了Z-9式的涵道式尾桨和飞行传动系统。主桨由4片全复合材料桨叶构成,直径约为12米,尾桨为11片弹性玻璃纤维宽叶。据称,直-10型攻击直升机的技术受到了意大利著名直升机厂商阿古斯塔公司的影响。电子战系统综合了国产“浴火”雷达、预警接收机分系统等多信息融合技术产品的特点。其前座舱配备了引进的俄罗斯卡-50型直升机的00式K-37型弹射椅,低空救生能力超过了欧美同类机型。而且,武直-10型攻击直升机是一款具有第三代攻击直升机特点的隐形攻击直升机。武直-10不仅配备装甲,外型被弹面小,而且采用了很多新技术,在战斗力方面与直-9相比有质的飞跃。
直-11型机由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共同研制,属于军民通用型多用途直升机。直-11的仿制原型为由欧洲直升机公司法国分公司(原法国宇航公司)研制的AS350“松鼠”(squirrel)多用途轻型直升机。该机1989年批准立项,1992年进入全面研制,大量采用了我国消化的美军标作为专用标准。1994年12月实现首飞。1999年9月份开始,直-11由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负责进行设计定型试飞,于2000年10月圆满完成了试飞大纲所规定的全部设计定型试飞科目,其中包括数项风险科目。该机可用于教练、侦察、救护、缉私、消防、旅游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直-11是我国之一个引进全过程适航管理取证而研制的机型,还是在部队服役出勤率更高的直升机机种。
中国直-15直升机是中国新研制的中型通用直升机,欧洲直升机公司的编号为EC175,是中国哈飞和欧洲直升机公司合作研制的6吨级先进多用途中型直升机。直-15直升机采用常规气动布局,双发、宽机身、前三点可收放轮式起落架。中法双方按照CS29/CCAR-29部适航条例要求研制,座舱空间可载14~16名乘客,主要用于近海石油平台作业人员运输、长航程搜救、国土安全、紧急医疗救护、VIP运输等用途。在设计过程中,中法双方设计人员以“世界上更先进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机”为目标,在汲取现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出的勘为当代典范的优秀直升机。
米-6/米-22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设计的单旋翼带尾桨式重型运输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绰号为“吊钩”(Hook),大概生产了800多架,1991年停产。该机于1954年开始研制,1957年试飞,同年秋季公开展出。当时米-6是世界上更大的直升机。型别:米-6“吊钩”A基本运输型;米-6“吊钩”B指挥支援型,装背部绳状天线;米-22“吊钩”C改进的指挥支援型,尾梁前装有大型背部刀形天线。
米-8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中型运输直升机。由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制造联合股份公司研制,由喀山飞机 *** 厂生产。米-8是一种双发、五叶单旋翼的大型直升机。1964年米-8军用型及民用型同时开始投产。米-8直升机,北约绰号河马与米-17系列一起,是苏联米里设计局设计的世界经典通用直升机,也是世界上产量更大的直升机(12500架以上),而且生产数量还在不断上升,号称直升机王国中的“卡拉什尼科夫”。中国于上世纪70年代与米-6一起引进了米-8直升机,并缓解了人员投送力量不的问题,现与米-6一起退役。
米-17直升机米-17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单旋翼带尾桨中型运输直升机,分别由喀山和乌兰乌德两家航空工厂生产。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它取的绰号为“河马”-H(Hip-H)。 米-17于1981年在巴黎航空展览会上首次展出,1983年开始出口。该机采用米-8的机体和加大了功率的米-14的动力装置。在法国布尔歇展出的样机(SSSR-17718)是与米-26一起由莫斯科飞往巴黎的。
米-26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现改名为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股份公司)研制的双发多用途重型运输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的绰号为“光环”(Halo)。这种直升机是继米-6和米-10以后发展的重型运输直升机,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的直升机。
卡-28舰载直升机为双旋翼直升机,旋翼直径为15.9米。桨叶用复合材料制成,上面装有电-热除冰系统和桨叶折叠系统,以便于在舰上停放。其机身很紧凑,有不可收放式的4点式起落架,以便在10级左右的海况条件下在舰船甲板上操纵和起降。卡-28直升机装有1枚自导的鱼雷,1枚火箭助推鱼雷,10枚PLAB250-120航弹,2枚OMAB航弹,主要用于舰队的反潜战。该直升机可由各级舰船搭载,利用其航空电子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探测到深潜的先进潜艇和水上目标,并将目标数据传送给陆上指挥所,同时飞向指定点由飞行员选用机载武器攻击目标。
卡-31预警直升机使用E801M“眼睛”型空中和海上监视雷达,机腹装有一座大型雷达天线,10秒钟内可旋转360度。可同时发现多达200个战斗机类目标,并跟踪其中的20个目标。 卡-31在对空中、地面、水面局势进行监视时,直升机能在一小时内巡逻25万平方公里的海面。它的传感控制系统能提供导弹实现更大射程所必需的目标指示距离,在保障舰载导弹武器达到更大设计射程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卡-31预警直升机是和卡-29武装直升机同时发展而来的舰载直升机型号,两者均由卡-27双桨共轴直升机发展而来。
“云雀”III直升机是法国航宇公司(现欧洲直升机公司法国分公司)在“云雀”II直升机的基础是研制的轻型多用途直升机。到1985年5月1日,法国共生产了1455架“云雀”III,交付给世界上74个国家和地区。罗马尼亚也生产了230架,印度生产了300多架。我国早期引进的发制型“云雀”Ⅲ直升机,陆航曾将其作为教练直升机使用。我国由空军于20世纪60年代引进,后移交陆航用于训练。该机为单旋翼带常规尾桨布局,旋翼有3片全金属结构桨叶。机身上部装有―台“阿古斯特”ⅢD型涡轴发动机。机体下部为不可收放前三点轮式起落架。机舱内除驾驶员座椅外,其低空直升飞机测绘资质他座椅均可拆除,以便装运货物。
SA341/342小羚羊是轻型多用途直升机,1964年由法国单独研制,1967年后由英、法两国共同研制,1967 年4月首飞,80年代初开始逐步装备英法两国部队。除英、法合作生产“小羚羊”。至1991年6月30日,已向41个国家交付民用型和军用型“小羚羊”达1254架。
超美洲豹”AS332L1中型运输直升机系法国航宇公司设计制造,我国曾在1986年与西方关系较好的时候引进了6架“超美洲豹”AS332L1中型运输直升机,装备单位是空军航空兵第34师,也就是外界所称的“专机师”。
HC120直升机原名EC120,由中、法、新三国联合研制,是目前世界上更先进的轻型多用途直升机之一,迄今已取得欧洲联合适航机构、美国、中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和机构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已向38个国家交付400余架。1993年,哈飞参与该机研制,当时只承担机体结构的研制和生产。1997年,新加坡科技公司将其所承担的尾部结构及舱门等项目的生产转包给哈飞,哈飞开始承担EC120直升机完整的机身生产。
EC155是欧直公司专门为民用市场研发的中型通用商务直升机,它是在原法国直升机公司“海豚”II型直升机基础上通过换装更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和五叶式主旋翼,并且对航电设备和机舱内饰进行改装后研制的,主要面向民用直升机市场。
EC225是欧洲直升机公司面向21世纪研发的全新“超级美洲豹”中型运输直升机,更大起飞质量大约11吨,更大业载可达4700公斤,具备优越的海上飞行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英文 Black Hawk helicopters 黑鹰直升机
“黑鹰”的基本型UH—60A长19.76米,机身宽2.36米,高5.13米,机身为半硬壳结构。该机更大起飞重量约10吨,更高时速292公里,航程603公里。“黑鹰”航电设备十分齐全,除各种先进的电子战装置外,机身上部还设有专门对付热导的地对空导弹的AN/ALQ—144红外干扰机。该机全部由美国西科斯基公司制造,是目前 *** 序列中不多的为大众所熟知的美式装备之一,也是迄今为止 *** 所拥有的高原性能更优秀的通用直升机。
贝尔206直升机是美国贝尔公
贝尔206直升机是美国贝尔公司在OH-4A轻型观察直升机的基础上发展的轻型多用途 直升机。该机于1966年1月首次试飞,1966年10月取得联邦航空局适航证。这种直升机可用于载客、运兵、运货、救援、救护、测绘、农田作业、开发油田,以及行政勤务等任务。直升机用户称它为最安全、最可靠的直升机。
贝尔212是美国贝尔公司在UH-1基础上发展的军民两用通用型直升机。主要用于载客、救护、近海石油开发等任务。美国军用编号 UH IN。民用型贝尔212,又称“双212”。
贝尔214是贝尔公司在军用型UH-1H基础上研制的中型通用直升机。主要用于运输、救生、及近海石油开采等任务。
西科斯基S76是美国的塞考斯基飞行器所设计制造的多用途中型商用直升机。有两具涡轮轴发动机为主要动力,以推动主回旋翼及尾回旋翼的四片旋翼运转,S-76直升机的起落架是可伸缩的。
施瓦泽300CBi是美国西科斯基公司下属的施韦策公司从60年代的269系列直升机历经三十年持续设计制造改进发展而来,是当今世界用途最广,性能更好的活塞式直升机之一。
美国罗宾逊R22直升机,世界上最著名最成功的双座教练直升机。机舱为乘客提供了两个可移动的双重控制座位。
R44雷鸟系列4座轻型直升机由罗宾逊直升机公司在原有机型R22的基础上于1992年研制生产,并于1993年交付。R44是一台四座,主、尾桨双桨叶,滑撬式起落架的轻型直升机,驾驶舱可容纳1名驾驶员和3名乘客。
恩斯特龙280FX系F28三座轻型多用途直升机的四座改型。主要差别在于座舱面积加大,气动力外形作了改进,尾部加装了一个小垂尾,尾梁下面增装了一个较大的尾鳍,为防止尾部触地装有尾橇,燃油容量加大。该型机于1978年1月开始设计,同年12月12日试飞。
麦道公司的 MD500直升机真是只名副其实的“小鸟”,它的空重不到700公斤,更大起飞重量1.6吨,可以说是最轻量级的军用直升机了。但它小归小,却用途广泛,在民间和军界都受到极大的欢迎。
MD600N型直升机是一种轻型单发涡轮轴直升机,它性能高、营运能力强、用途广且营运成本低,该机广泛用于新闻采集、行政运输、空中医疗救护、空中游览及空中执法支援等飞行活动。
BO105是欧洲直升机德国公司生产的5或6座双发轻型直升机,用于侦察、反坦克及联络,商业上可用于邮政快递、资源勘探、电视电台 报道及森林防火。1962年开始初步设计,1967年2月原型机首飞。
EC135是一款由欧洲直升机公司(Eurocopter SA)制造的双引擎民用直升飞机,它被广泛的运用于警务与急救领域,同时也用于执行运输任务。它具有按照仪表飞行规则(instrument flight rules)飞行的能力。
CA109直升机是由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与意大利阿古斯特公司合作,在中国景德镇投资生产的直升机,其原型机是A109。A109是意大利阿古斯特公司研制的高速、高性能双发军民用轻型直升机,之一架原型机中于1971年8月4日首次试飞,1975年6月1日取得意大利航空注册局和美国联邦航空局的目视飞行规则型号合格证。
701直升机是由哈尔摈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一种多用途轻型直升机,1965年开始研制,1970年1月238首飞成功,后转至济南卫东机械厂生产。主要用途:在军用方面,可用于边防巡逻、观测校炮、紧急救护、飞行训练、通讯联络等;在民用方面,可用于喷洒农药、播种施肥、牧场消毒、森林防火、侦察鱼群、矿藏普查、水文勘测、铁路公路选线、跨江越涧架线、空中摄影等。
延安二号是我国之一架自行设计并初步试飞成功的轻型直升机。该机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湖江机器厂共同研制完成。该机体积小,操纵简便可靠,振动较小,舱内噪音低,飞行稳定性和操纵性好。1975年9月首飞,没有定型生产。
还有最新研制的直20。直-20,是网友对中国正在研制试飞的一款中型(10吨级)通用直升机(类似于UH-60通用直升机)的沿用名,暂非正式名称,其正式名称会在服役时公布。
直升机的用途有哪些?
直升飞机因为有许多其他飞行器难以办到或不可能办到的优势,受到广泛应用,直升飞机由于可以垂直起飞降落不用大面积机场。主要用于观光旅游、火灾救援、海上急救、缉私缉毒、消防、商务运输、医疗救助、通信以及喷洒农药杀虫剂消灭害虫和探测资源等,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能有广泛用途。世界直升机的队伍也在逐渐壮大。
武装直升机装有武器并执行作战任务的直升机,亦称攻击直升机或强击直升机。主要用于攻击地面、水面和水下目标,为运输直升机护航,也可与敌直升机进行空战。具有机动灵活,反应迅速,适于低空、超低空抵近攻击,能在运动和悬停状态开火等特点。多配属陆军航空兵,是航空兵实施直接火力支援的新型机种。武装直升机可分为专用型和多用型两种。专用型武装直升机是专门为进行攻击任务而设计的,其机身窄长,机舱内只有前后或并列乘坐的2名乘员(甚至1名乘员),作战能力较强;多用途武装直升机除用来遂行攻击任务外,还可用于运输、机降、救护等。反坦克作战是武装直升机的主要用途之一,因此武装直升机又被称为“坦克杀手”;它与坦克对抗时,在视野速度、机动性及武器射程等诸方面明显处于优势地位。舰载武装直升机还可扩大舰艇或舰队的作战范围,增强作战能力。武装直升机一般携带机枪、航炮、炸弹、火箭和导弹等多种武器,更大平飞时速300千米以上,续航时间2~3小时。武装直升机广泛用于现代局部战争,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的十分关注。
我国自行研制的之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升机是哪一种
直11型直升机是由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共同研制生产的轻型多用途军民两用型直升机,是我国直升机行业从专利生产、测绘仿制走向自行设计的之一个机种和自行设计研制的之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种,也是我国之一个引进全过程适航管理取证研制的机型。 直11是一种2吨级、6座位的轻型多用途直升机。整体布局采用直升机常规模式,为主旋翼加尾桨布局。 该型机于2002年底在青藏高原圆满完成了民用适航试飞,其中有多项是国际公认的直升机一类风险科目。在单发直升机空中起动试验、直升机自转着陆试验等8个方面填补了直升机试飞领域的国内空白,实现国产直升机飞行史上的重大突破。直11在我国直升机飞行史上还打破了多项全国纪录。它是我国目前出勤率更高的直升机:截止2005年12月30日,交付用户使用的Z11机群累积安全飞行超过40000小时23万个起落架次,直11的安全性极好,至今没有出现过任何安全事故。在2000年元月进行的高寒试飞中创造了我国直升机飞行史上多个全国之一:空中续航5个多小时;-38℃下续航2小时;一天转场飞行8小时33分、跨越5℃到-38℃温差、飞行1332千米无任何故障;连续两天转场飞行2470公里,跨越七省无任何故障。各项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同类直升机的先进水平。直11型机是中国国内自行研制机种中花钱最少、研制时间最短、使用表现更好的“争气机”。根据国防建设和国内民机市场的需要,不断对直11改进改型,现已发展出直11J、直11W、直11MB1、直11ME1等多种型号。